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1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对我单位开展了巡察。2022年3月15日,巡察组反馈巡察意见。根据党务公开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及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
1.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和工商联工作重要论述不够深入,谋划推动“两个健康”发展用力不足。
整改情况:一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健康”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和工商联工作重要论述作为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巡察以来,共组织3次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围绕主责主业开展2次学习研讨,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提升理论学习效果。二是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市工商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内容与形式,设学习秘书做好学习考勤记录和整理学习档案,确保计划、人员、时间、内容、效果“五落实”。三是主动加强与公检法司、金融部门的合作,与市邮储银行、市建设银行联合开展助企活动,与市检察院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与市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办法》,与税务局开展“春雨润苗”行动,建立常态化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四是做好民营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教育培训工作,推荐1名青年企业家参加全省重点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研讨班培训。将防范化解风险培训列入年度培训计划,邀请市法院民事审判三庭庭长戴勇围绕“防范企业风险”作主题宣讲报告。
2.商协会工作成效不够凸显。
(1)商协会覆盖面不广。
整改情况:一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全市九大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领域进行前期摸底,与相关部门深入沟通,走访调研重点企业,正在有序开展市新能源和汽车电子、绿色食品、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商会的筹建工作。二是吸纳市建筑业协会古建分会和市企业发展促进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市工商联。同时加大会员发展力度,以商协会为主阵地提升全市工商联会员覆盖率,今年新发展会员98名。三是加强乡镇、街道等基层商会的组建工作,巡察以来先后指导成立屯溪区老街商会、徽州区潜口商会、徽州区西溪南商会,目前全市工商联所属乡镇商会8家,街道商会1家。
(2)履行职能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在4月25日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组织学习市工商联“三定”方案,以此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职能职责。二是制定《黄山市工商联团体会员管理办法》《黄山市工商联执委会委员履行职责规定》,修订完善《市工商联直属商协会管理办法》,从规范有序管理入手,为商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三是6月1日召开市工商联所属商协会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所属商会改革发展工作,推动商会切实发挥作用、规范自身建设。同时开展商会改革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商会在民主办会、规范发展、作用发挥、创新服务等方面情况。四是制定《市工商联直属商会会长、秘书长、监事长履职办法(试行)》,印发《关于开展直属商协会会长、秘书长年度述职工作的通知》,建立会长、秘书长述职机制,各直属商协会已通过书面方式完成述职。
(3)商协会作用发挥有待强化。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黄山市工商联关于加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15家直属商协会制定自律公约,建立信用承诺制度,主动参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二是积极开展走访调研,自3月份以来,市工商联领导干部累计走访商协会30次。指导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等7家商协会申报全省“四好”商会。对金华商会明确整改期限,督促完成整改。指导市庐江商会、山东商会今年以来新吸纳会员16名,进一步激发商会活力。三是加强商会调解委员会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商事案件27件,其中调解成功22件,已调解5件。四是制定《市工商联关于贯彻落实“一改两为”要求扎实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的若干举措》,把为会员企业服务作为第一工作要务,巡察以来,会同市税务局开展助力小微企业“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与邮政储蓄银行、建设银行联合开展“商会贷”“民营贷”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对接企业900余户,累计投放贷款逾17亿元。五是加强对直属商会的监管、指导,深化与社团登记部门民政局的日常交流沟通,如重大事项通报、联合调研、参加会议等,6月19日市工商联班子成员赴民政局就商会工作开展对接交流,合力推动商会良性发展。
3.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构建政企合力助力经济崛起赶超有待强化。
(1)促进政企沟通还需发力。
整改情况:一是建立工商联“直通车”机制,5月7日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新安茶会”,凌云书记、孙勇市长与18位民营企业家面对面,零距离交流,顶格化倾听民营企业心声。截至目前全市“新安茶会”已举办4次。二是6月9日召开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实现统战工作向民营经济领域全覆盖。与经信、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构建联系沟通机制、形成合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如会同市经信局组织召开“新安茶会”;会同市经信局、市场监管局开展“ 2021年度黄山市民营企业百名排序”活动;与民政局建立日常信息交流机制,合力助推商协会高质量发展。三是6月9日开通微信公众号,在市工商联门户网站上开通“民企诉求直通车”,充分发挥市工商联律师法律服务顾问团和调解工作室作用,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题法律政策解读3次,参与人数100余人。
(2)民企“娘家人”作用不够凸显。
整改情况:一是打造“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品牌,今年新增民营企业入库调查点126户,完成问卷调查5次,累计填报民营经济运行状况跟踪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问卷938份。二是制定《民营企业和商会诉求反映、问题办理制度》,结合工商联职能,从诉求受理渠道、办理程序、跟踪督办等方面,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督促办理。如负责梳理“新安茶会”上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47条,已全部通过市政府督办件和驻企服务平台形式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企业家满意率达到100%。三是推动问题解决,做好跟踪问效。如对市食品日化用品协会关于车辆配送困难的问题,积极与市交警支队协调,市交警支队已作出答复:针对货车在城区通行的问题,晚上11点到早上5点不受限制;同时每3个月免费办理一次车辆通行证。对市建筑业协会反映的本市建筑用砂质量市场标准问题,积极与市住建局沟通,组织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及相关企业开展我市预拌混凝土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促成出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标准化试验室管理办法(试行)》《预拌混凝土企业智能化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3)助力乡村振兴还有提升空间。
整改情况:一是建立“万企兴万村”联席会议机制和定期通报机制,先后召开推进会3次,依托全省“万企兴万村”台账系统,做